“我粗粗地算了一下,要搞死一個民營企業,至少有十三種方法?!笔酚裰f,“這里面還不包括出于企業內部的原因,比如經營不善等?!?/span>
那么排除史玉柱提到的一些行業特殊因素,我們來看看通常影響民營企業的十種死法,引以為戒!
改革開放二十年來,民營企業不斷崛起、發展、壯大,成了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盡管如此,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,仍然有不少民營企業很快便被淘汰出局,消失的無影無蹤。
企業就如同人一樣,如不能精心照料,任憑其風吹雨打,則少不了要得病。生病后又得不到有效的救治,很快會病入膏肓。
企業的第一種死法是病死:
這類企業要么是先天不足,——內部機制不健全;
要么是機制老化,——按部就班,諸如論資排輩、榮辱“難”共、毀譽相爭,權益不公;
要么是高層決裂,寧做雞頭,不做鳳尾,結果輕而易舉地被對手各個擊破??偟膩碚f是由于肌體內部產生了病變,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,久疾而終,是為病死。
市場經濟講的是優勝劣汰,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,往往是前有封堵,后有追兵,企業不堪擠壓,市場份額越做越小,人才越走越少,效益越來越差。
企業的第二種死法是被“擠死”:
由于力量對比的懸殊,國有資本和外國資本的雙重擠壓下,迫使你不得不退出某個行業,被“擠死”了。
企業第三種死法是被拖死:
有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,由于各種原因,企業始終未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,管理不善,導致成本上升;分配不公,導致士氣低落;企業沒有創新能力,導致企業產品積壓;職業經理人玩過程,導致企業資產流失嚴重。
這里,我給大家講個故事:我的一位朋友辦了一家琴行,并聘請了兩位職業經理人去打理經營,他倆雖然沒有股份,但他們能夠在職消費,結果他倆在一起商量什么呢?琴行賺了錢,老板自然高興,但我們沒有分紅的份,不加大經營成本更待何時?于是就決定買摩托車,買手機,還要在家中安裝電話,并一個勁的在職消費。錢是賺來了,眨眼又不知去向,老板沒有紅利可得,這企業還能辦的下去嗎?
企業第四種死法叫做找死:
主要原因是決策錯誤,當一個公司對項目的決策,犯了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時候,這叫做自己找死。比如說,自己所選的項目與人才結構不匹配,與自己的實力不匹配,與自身的能力不匹配,與自己的文化不匹配,特別是再犯一些已經犯過的錯誤,犯一些不該犯的常識性的錯誤。沒有人要你這么做,也沒有誰命令你一定要干這個項目,我覺得這是一種很低級的錯誤,不僅對項目判斷不了,對自己也判斷不了,以為自己什么都能做,這叫做找死。
第五種死法叫做被壓死:
在民營企業里面有很多這種現象,盲目地擴張,貪多求大,不注重基礎建設,不練內功,內部管理混亂,雖自知效益低下,卻敢去大筆貸款,甚至不怕高息貸款,宣稱利潤等于貸款減掉利息。自己找來巨額負債,結果被壓得喘不過氣來,孰不知貸款終歸是要連本帶利歸還的,最后,企業就被自己找來的巨額負債活活壓死。
第六種死法稱之為憋死:
現金流是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?,F金流從某種意義上說比利潤更重要。在國外,尤其是資本市場,對現金流是格外重視的。而國內有相當一部份創業企業,往往忽視這一點,故而導致因為現金流中斷,而使企業在對外經營在比較正常的情況下,內部財務卻難以為繼,俗話說,一分錢難倒英雄漢
在企業經營過程中,你可能注重資產質量,也可能注重存貨,你也可能注重其他很多方面,但往往忽視現金流,就像下圍棋一樣,圍棋是有兩口氣活,一口氣死,現金流狀況的好壞是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另一口氣,雖然你還有資產、還有庫存,一旦現金流中斷,到頭來你還得宣布破產。這叫做企業被活活憋死。故曰:企業第六種死法稱之為憋死。
企業的第七種死法叫做猝死:
由于企業過分依賴個人能力,可供使用的資源往往又高度集中,一旦個人的判斷力出現偏差,或是個人出了意外,必然使企業高度不靈,遭受重創,結果導致企業突然死亡,這叫做企業突然猝死。這也就是通常說的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帶來的后果。
企業的第八種死法叫做冤死:
這又分兩種情況,一種是受到政策調整,導致企業沒法干了,因為你這個行業政策性太強了,一旦國家政策做出不利于企業的調整,造成的后果就是企業的死亡。
這里我舉一個案例:有一家民營企業想參股信用社,這本來是一個好項目,可剛一進入,就遇到政策性調整,地方政府把信用社收去了,轉成商業銀行,幾年來,既不分紅,也不分息,股本還不讓退,也不能用股權質押貸款,那你就死定了。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政企關系過于密切。民營企業有一些是靠拉攏政府某些官員做灰色交易起家的,并不是他能力不行,也不是他要搞的這個項目不行,就是因為和政府某些官員的關系太密切,而且從事黑幕交易,由于復雜的人事紛爭,結果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。這方面的案例確實還不少。
企業的第九種死法稱作為“老死”:
有不少企業,由于當家人的素質不高,眼光短淺,小富既安,缺乏遠大目標和長遠的眼光,不能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產業結構,人才結構,那么這種企業它的壽命肯定是不長的。但它有一個特點,它是慢慢的消亡的,它的年齡雖然不大,但已經開始衰老了,這就稱之為老死。
企業的第十種死法是被人捅死:
這是由于企業管理不規范,處處違法,毛病諸多,授人以柄。一旦東窗事發,要么委曲求全,息事寧人,要么被人,到處告狀,此起彼伏,結果三告兩告就就被告跨臺了。這樣的企業既使再有遠大目標,宏偉抱負,由于自身的不規范,也只能是“壯志未酬身先死”。
那么,企業該如何做好內部管理,避免各種死亡?
正如史玉柱所言,企業碰到很多問題。您的企業應該也會碰到以下問題而導致公司運營混亂、經營效率低下、財務指標差強人意、有單出不了貨、企業利潤走低。
問題1:企業戰略方向混亂,盲目做決定;
問題2: 公司架構不適合業務發展,運營問題層出不窮,員工個個喊累產出卻不高;
問題3: 部門職責不清,崗位分工扯皮,部門踢皮球,件件事找老板定奪;
問題4:員工流失率高,招人靠感覺;
問題5:培訓了看不到產出;
問題6:流程不清晰,出事找不到責任人,老板常常救火兜底;
問題7:沒有基礎的績效考核,不能客觀綜合的評價員工;
問題8: 薪資長了,員工能動性不高,效率仍舊低下;
問題9:沒有清晰可行的晉升通道,無法牽引員工為公司長期服務;
問題10:公司文化不能體現公司的特質,無法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。
您可能已經或正準備采取如下方式解決這些問題:
--- 參加培訓:覺得公司哪個模塊是短板就去派人去培訓哪個模塊。流程有問題去培訓做流程;績效考核有問題去培訓績效考核……
--- 買來工具包:里面應該什么表單資料都有;
--- 請咨詢公司:有專業老師進駐企業貼身指導落地。
或許你已經發現或者將會發現這些問題:
---參加培訓:培訓老師講得很好,現場好像聽懂了回去都忘得七七八八,提筆不知如何做;老板聽完課只有自己一個人懂,中高層無共同理念無法推動;單個模塊做好了但是就是串聯不起來,系統走不順,還是落不了地;
---買來工具包:表單很齊全,但是都是通用資料不適合自己公司;自己不知道怎么改,最后只能成了書柜的裝飾品;
---請來咨詢公司:咨詢公司很專業,但是費用都是幾十上百萬,超出預算….
怎么辦?有沒有一個綜合各種解決方案優點的項目? 有!
《點十成金 巔峰績效》結合多年企業的駐點咨詢經驗,帶來為民營企業量身打造的面對面咨詢輔導系統---《點十成金 巔峰績效》,專為實現高績效而打造的十大運營模塊系統,為您高性價比的一站式解決以上問題,實現業績騰飛。
蘭博老師:格力電器人力資源咨詢顧問。
項目六大特點:
1. 系統性:
該系統涵蓋公司從戰略、組織架構、部門職責、崗位職責、招聘技巧、內部培訓、流程、績效、薪酬、職業通路到公司文化十模塊,每個模塊都是承上啟下缺一不可,避免斷層,避免短板,確保公司形成一個完整的良性的循環。
2. 實用性:
公司人員做出自己公司的所有十個模塊資料,絕對落地適用;
3. 參與性:
老板帶中高層一起參與,大家理念一致步伐才會一致;
4. 高效性:
蘭博咨詢團大咨詢案專業輔導老師,結合多年民營企業輔導實操經驗,為企業面對面輔導答疑,現場有問題現場解決;
5. 實操性:
上門為企業提供一天的落地糾偏輔導;
6. 長期性:
提供一年的后臺免費服務,有問題隨時聯系老師答疑指導。